第六百四十一章 江流不涌青山去(3/6)

作品:《乾隆四十八年

打一处来。

他倒不是生气洪亮吉投奔了北海镇,而是气这小子不先给自己写信,居然给袁子才这老东西来信!要知道赵翼跟洪亮吉不仅是同乡,而且私交极好。早前他曾跟洪亮吉开玩笑说,等我死了,你来为我写墓志铭。洪亮吉也开玩笑的回敬,那先生最好早些过世,以便我下笔。

于是在和袁枚一番商议后,两人便决定各自写一封回信。主要目的是为了试探下赵新的态度,其次就是狠狠奚落一顿洪亮吉。至于怎么把信寄过去,自然还得拜托松江漕帮的魏三了。

说到赵翼这个人,虽说他这些年都在常州安定书院教书,处于归隐状态,可五年前“林爽文之乱”的时候,他曾受邀在李侍尧的帐下当过幕僚,协助筹划军需,足足干了一年。闲暇之时,李侍尧曾提及了不少朝堂上的秘辛,断言打着前明“赵王”旗号的北海镇乃朝廷之生死大敌。

由此赵翼才得知朝廷和北海镇交手的真相,也震惊于连福康安这样的人物都被赵新当了回“肉票”,狠狠敲了乾隆一笔。

别看赵翼曾中过探花,入值过军机处,甚至官居正四品的兵备道,可这位六十七岁的老头并不迂腐。而且他和袁枚一样,是“性灵派”的干将。

乾嘉时代的性灵派有“三大家”之说,主将袁枚、副将赵翼、殿军张问陶,但凡讲清代诗词就绕不开这三位。很多人一提清代诗词就会想到纳兰容若,其实这三位才是开创了古典诗词最后一个闪光的时代,三人之后,清代的古典诗词也随之没落。

清代的汉学发展到乾隆中期,朴学(考据学)已经占据了学术的主流地位。所谓的“朴学”,其实就是以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易》、《乐》、《春秋》为根本,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方方面面的考证,辨别真伪,其范围涵盖了训诂、音韵、史学、天文、地理、典章制度、金石、校勘、辑佚。

朴学的优点是讲究“无证不信”,凡事都要引经据典有理有据。也正是因为有了大批的朴学家在学术上前赴后继,后人才能知道各个朝代的古人说话是什么口音,古代黄河的水道是如何变化的等等。

然而朴学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明显。那就是所有考据的目的都是为了阐述圣人的微言大义,至于文学性什么的统统都是歪门邪道,滚一边去!

袁枚之所以被世人非议,就是因为他另辟蹊径,倡导文章的本质在于德行,在于文学性,明其大义就好,至于搞清楚那些七大姑八大姨的琐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乾隆四十八年 最新章节第六百四十一章 江流不涌青山去,网址:https://www.384g.com/html/311/311775/643.html